史威登堡神学著作

宇宙星球 #117

117.圣言一旦写就

117.圣言一旦写就,就能为所有后世子孙保存下来,从而保存成千上万年;并且众所周知,它已经被如此保存下来了。

属天的奥秘 #4453

4453.“做买卖,

4453.“做买卖,置产业”表因他们交流而将彼此一致的教义。这从“做买卖”和“置产业”的含义清楚可知:“做买卖”是指为自己获取认知,以及交流它们(参看2967节),因此在这地“做买卖”表示进入哈抹的儿子示剑及其城所表示的良善与真理的认知;“置产业”是指合一,因而是指彼此一致。“做买卖”之所以表示为自己获取认知,以及交流它们,是因为在天上,就是照内义觉悟圣言的地方,是没有买卖的;事实上,天上没有金、银,或诸如在这个世上用来交易的那类事物;因此,当我们在圣言中读到“买卖”(trading,或译贸易,交易等)时,是以灵义来理解的,在天上被感知为与“买卖”(trading,或译贸易,交易等)相对应的某种事物,一般来说,是认知的获取和交流,具体来说是所提到的物体所指的实体。例如,若提到“金”,就理解为爱与智慧的良善(113, 1551, 1552节);若提到“银”,就理解为属于聪明和信仰的真理(1551, 2048, 2954节);若提到人们在古时用来交易的 “母绵羊”、“公绵羊”、“小山羊”或“羔羊”,就理解为诸如这些动物所表示的那类事物,等等。
如以西结书:
告诉推罗,你居住海口,跟众民到许多海岛交易;他施人因你多有各类的财物,就作你的客商,拿银、铁、锡、铅兑换你的货物。雅完人、土巴人、米设人都用人口与你交易,拿铜器兑换你的商品。底但人与你交易;许多海岛成了你手里的货品。亚兰人因你的手工艺品很多,就作你的客商;犹大和以色列地的人都与你交易;他们用米匿的麦子、饼、蜜、油、乳香兑换你的商品。大马色人因你的手工艺品很多,又因你多有各类的财物,就拿黑本酒和沙哈(Zahar)羊毛与你交易。威但人和雅完人拿纺成的线兑换你的货物。底但人用马车的敞篷与你交易。亚拉伯人和基达的一切首领都作你手下的客商,用羊羔、公绵羊、公山羊与你交易。示巴和拉玛的商人与你交易,他们用各类上好的香料、各类的宝石和黄金兑换你的货物。哈兰人、干尼人、伊甸人、示巴的商人和亚述人、基抹人与你交易。这些商人以美好的货物与你交易,用蓝色包袱,刺绣的衣服;盛华丽衣服香柏木的宝箱,用绳捆着兑换你的货物。他施的船只接连成帮为你运货,你便在海心丰满,极其荣华。(以西结书27:3, 12-13, 15-19, 21-25)
由此处和圣言中的许多其它经文明显可知,“交易”、“商品”、“货品”和“货物”无非是指与良善并真理的认知有关的事物。因为若非推罗的交易活动表示属灵和属天的事物,预言的圣言与这些活动有什么相干呢?既如此,那么显而易见,不仅“货物”表示其它事物,而且此处所提到的民族也表示拥有这些其它事物的人民。还显而易见,若不凭内义,没有人知道所有这些表示什么;如不知道他施、雅完人、土巴人、米设人、底但人、亚兰人、犹大、以色列、威但人、雅完、底但人、阿拉伯人、示巴、拉玛、哈兰人、干尼人、伊甸人、亚述人、基抹人表示什么;也不知道他们的货物表示什么,如银、铁、锡、铅、铜器、麦子、米匿、饼、蜜、油、乳香、黑本酒、沙哈羊毛、纺成的线、马车敞篷、羊羔、公绵羊、公山羊、香料、宝石、黄金、蓝色包袱、刺绣的衣服、捆绳、香柏木制成的物件。这些及类似事物表示教会和主国度的良善与真理,以及对这些良善与真理的认知。正因推罗表示认知(1201节),所以此处论述的主题是推罗。由于这类财物,也就是良善与真理,就存在于主的教会和国度中,故表示主的教会和国度的迦南地自上古时代就具有一个源于表示货物或货品的词的名字,因为这就是原文中“迦南”这个名的含义。综上所述,明显可知在这地“做买卖”是什么意思。

属天的奥秘 #2144

2144.“在幔利橡

2144.“在幔利橡树那里”表示感知的品质,这从“橡树”和“幔利”的代表和含义清楚可知。至于“橡树”一般代表和表示什么,这在第一卷已经说明(1442-1443节);“幔利橡树”具体代表和表示什么(1616节),即感知,但却是来自记忆知识和源于记忆知识的第一理性的一种人性的感知。
如今,人们完全不知道何为感知,因为现在没有人拥有像古人,尤其像上古之人那样的感知;因为古人和上古之人出于感知知道一件事是不是善的,由此知道它是不是真的。有一种流注从主经由天堂进入他们的理性,当他们思想神圣事物时,就从该流注立刻感知到一件事是不是这样。后来,当人开始不再心存天堂观念,只心存世俗和肉体观念,并且良心取代了感知时,这种感知就在他身上消失了;良心也是一种感知,因为违背或照着良心行事无非是从良心感知一件事是不是这样,或是否要这样做。
但良心的感知不是来自所流入的良善,而是来自真理;这真理自人们童年初期就照着他们敬拜的神圣而被植入心智的理性部分,后来又得到确认,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相信唯独这真理是良善。因此,良心是一种感知,但它来自这种真理;当主将仁爱和纯真注入该真理时,这良心的良善就出现了。从这几点考虑可以看出何为感知。然而,感知与良心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关于感知的阐述,可参看第一卷,104, 125, 371, 483, 495, 503, 521, 536, 597, 607, 784, 865, 895, 1121, 1616节;关于灵人和天使的感知,参看202-203, 1008, 1383-1384, 1390-1392, 1394, 1397, 1504节; 学者不知道何为感知,参看1387节)。
至于主,当祂活在世上时,祂所有的思维都来自神性感知,因为唯独祂是一位神性和属天的人;事实上,祂是耶和华自己存在于其中的那独一无二者,祂的感知就来自耶和华(对此,也可参看第一卷1616, 1791节)。随着祂越来越接近与耶和华的合一,祂的感知越来越内在。这时,就是此处祂的感知的性质从第一卷关于幔利橡树的阐述(1616节)清楚可知;下文则描述了当祂感知到本章所包含的事物时,它是何性质。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

目录章节